Alfalfa |
|
What is Alfalfa? |
|
|
Alfalfa |
|
一种亚洲西南部多年生草本植物(紫花苜蓿)
,其复叶由三小叶构成(复叶有3片卵形或倒披针形的小叶。此花密集排列于腋生的总状花序上;花萼有毛,萼齿狭披针形;花冠紫色,蝶形,比花萼长;雄蕊
10,二体(9+1);子房被毛。荚果螺旋状盘卷,内有数颗肾形的种子)花簇通常为蓝紫色的。它作为牧草和干草而被广泛种植。
Alfalfa
n.(名词)
A southwest Asian
perennial herb (Medicago sativa) having compound leaves with three
leaflets and clusters of usually blue-violet flowers. It is widely
cultivated as a pasture and hay crop.
紫
花苜蓿:豆科( Leguminosae)苜蓿属多年生草本。又名紫苜蓿、苜蓿。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。一种亚洲西南部多年生草本植物(苜
蓿)
,其复叶由三小叶构成(复叶有3片卵形或倒披针形的小叶。花密集排列于腋生的总状花序上;花萼有毛,萼齿狭披针形;花冠紫色,蝶形,比花萼长;雄蕊10,
二体(9+1);子房被毛。荚果螺旋状盘卷,内有数颗肾形的种子)花簇通常为蓝紫色的。
紫花苜蓿主根发达,侧根多,主根入土2米以上,在
较干旱的地区可达10米左右。茎高30~100厘米,直立或外倾,圆形或棱形,幼茎有疏毛,根状茎发达,根颈膨大生出的分枝一般为15~60个,最多可达
100个以上。叶为三小叶,倒卵形,先端较宽,有齿。花为总状花序,腋生8~25朵紫色蝶形花。荚果螺旋形,2~4圈,暗棕色,每荚有种子4~8粒。种子
肾形、黄褐色,千粒重1.5~1.9克。
紫花苜蓿适应性广,但较喜温暖、多晴少雨的干燥气
候。年降水量以500~900毫米最宜,超过1000毫米时不利于生长;低于300毫米又无灌溉条件则难以正常生长。耐寒性强,种子在4~6℃即可发芽。
出苗后能耐短时间的-5~-6℃低温,成年植株能耐-20~-30℃低温。在积雪覆盖下,-40℃低温亦不致受冻害。生长最适温度为20~25℃,高温会
抑制生长。需水较多;每形成1克干物质约消耗水446~500克,每形成1克种子约消耗水800克。但因根系发达,有较强的抗旱能力。最忌渍水,生长期淹
水24~28小时即大量死亡。以土层深厚、地下水位低于2米以下、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种植为宜。
中国已筛选出一批良种,如早发、生长快的关中苜
蓿,高产、株型大的陇东苜蓿,再生能力强的新疆大叶苜蓿,中熟的晋南苜蓿,耐寒力强的东北苜蓿等,都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。
紫花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、伊朗、外高加索一带。公
元前 700年波斯已有栽培记载。公元前500
年左右从米甸国(即今伊朗西北部的古王国)传入希腊,公元前2~前1世纪传入意大利,8世纪传入西班牙,16世纪传入美洲,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于18
世纪也开始种植。中国在公元前
126年由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古罽宾国(即今克什米尔一带)引入,先在皇帝离宫附近种植,仅供御马饲用。以后从西安普及到黄河流域。现紫花苜蓿在世界各地广
为种植。20世纪70年代,全世界栽培总面积为3300多万公顷,其中美国约占32.7%。80年代以来中国栽培面积达到100多万公顷,主要分布在北部
各省。
它作为牧草和干草而被广泛种植。
Alfalfa在阿拉伯的意思是指“食物之父”,
因为紫花苜蓿具有最好的康复功效,它的根深入地底下,能摄取地下各种矿物质,如:钙、铁、镁等。
一匙= 1公斤蔬菜的营养
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叶绿素,是普通蔬菜含量的4
倍,一匙的叶绿素粉等于一公斤的蔬菜营养,可想而知,它是天然纯正的丰富营养,对于改善人体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。 远离皱纹,帮助抗老!
此外,紫花苜蓿内的叶绿素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
(Antioxidants),而这抗氧化剂经已证明能有效的解除自由基。
所谓的自由基,其实就是体内的一种活跃的化合物,
她会破坏身体的蛋白质、脂肪及脱氧核糖核酸(DNA),因此影响细胞的正常运作,进而产生反常或异行细胞,引发各种疾病,也可说是开始衰老的迹象。
紫花苜蓿富营养,适口性好,易于消化,有“牧草之
王”之称。初花到盛花期鲜草含水分76%左右,粗蛋白4.5~5.9%,粗脂肪0.8%,粗纤维6.8~7.8%,无氮浸出物9.3~9.6%,灰分
2.2~2.3%,并含有多种氨基酸。紫花苜蓿地可以直接放牧,但青茎、叶中含皂素,要防止牲畜采食过多发生膨胀病。也可制成青贮饲料或干草。从现蕾到初
花期,10%左右茎枝开第一朵花时刈割的第
1茬鲜草,质较嫩,营养价值较高。过早刈割时产量低,迟割则茎木质化增加,且易掉叶。最后一茬宜在当地重霜前约1个月刈割。每次要留茬3~5厘米,以免刈
伤根颈,每年最后一次割草时,要留茬8~10厘米。北方干旱地区冬前割后培土,有利翌年再生。
紫花苜蓿根量多,入土深,固氮能力强,2~4年生
的植株每公顷每年可固氮150~450千克。根系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,改善物理性状,提高土壤肥力。中国北方低产地区实行粮食作物与紫花苜蓿轮作,有
利于提高粮食产量。鲜草含氮0.54~0.57%,磷0.10~0.14%,氧化钾0.31~0.46%。翻压作绿肥,肥效显著。紫花苜盖枝叶繁茂,覆盖
地面能减少蒸发、保蓄水分,减轻地表冲刷,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。如中国西北地区种紫花苜蓿的地块,雨水流失仅为种其他作物时的1/16,土壤冲刷量仅为
1/9。在年降水量346毫米的地区,每公顷紫花苜蓿地每年冲走的土壤为93千克,而其他田块或休闲地的冲刷量可高达3600~6750千克。
可作饲料或绿肥用的其他苜蓿类还有:南苜蓿、天蓝
苜蓿、野苜蓿、小苜蓿、褐斑苜蓿等。
苜蓿属约60余种,分布于欧洲、非洲和亚洲。有许
多人工栽培种。中国产12种。紫苜蓿原产中亚细亚,是一种优良牧草,具有适应性广、产量高、质量好、耐刈割、并可增加土壤肥力等优点,故有“牧草之王”之
称,中国栽培苜蓿始自公元前 126年汉武帝时。至今仍以西北各省栽植较多。
播种前要进行整地保墒。中国北方一般采取冬播“寄
子”(将种子播入土中,待翌春后及早出苗)或早春顶凌播种,以利抗旱保苗。中国东北、西北和内蒙古等地秋播不能晚于8月上旬;华北一带应在9月以前。晚播
则根系发育不良,影响越冬。发芽率高的纯净种子,每公顷播量15千克左右,与其他作物混播时可适当减少播量。条播行距一般15~30厘米,播种深度
1.5~2厘米。幼苗生长缓慢,要加强管理,防止杂草为害。刈草后要及时追施肥料,特别是磷、钾肥。常见害虫有蚜虫、蓟马、苜蓿盲蝽象、苜蓿夜蛾、潜叶
蝇;病害有菌核病、霜霉病、锈病、褐斑病、白粉病等。使用农药后需间隔一定时间再喂牲畜,以防中毒。留种栽培应选择地势较高、排水良好的地块,每公顷播种
量为 7.5~11千克,行距40~60厘米,增施磷、钾肥。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种子产量。
|
《中国牧草网.》-曹
县草业科技研究中心,起步于2000年,2007年建站。 网站牧草种子介绍 本网站推广展示的牧草种子和产品有:欧洲菊苣、串叶松香草、高产牧草--墨西哥玉米草、俄罗斯饲料菜 、美国籽粒苋 、鲁梅克斯K-1杂交酸模,、红 白三叶草、紫花苜蓿、意大利黑麦草、 冬牧70黑麦草,、苦荬菜、 高丹草,、杂交狼尾草 、抗旱及耐盐碱粮草兼收高产牧草---朝牧1号稗,’抗风沙耐旱牧草--沙打旺 、苏丹草,、大力士甜高梁等牧草种子。草坪草种子有早熟禾、狗牙根、高羊茅、百喜草、剪股颖。农作物种子有中华巨葱等。 网站服务团队介绍 2000年以来,中国牧草网网站,曹县草业科技研究中心,先后被菏泽市工商局评为“消费者信得过单位”,网站站长吴跃停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,山 东省新长征突击手、市畜牧业青年带头人标兵、十大科技大王、连续多次当选市人大代表、县政协委员。中国牧草网把越来越多的牧草推广同行草友团结在中国牧草 网周围,一起共享中国牧草网信息资源。20年来,中国牧草网科技团队以引导各地群众共同致富为已任,注重售后服务,免费邮寄,负责技术咨询,赠送详细技术 资料,帮助调剂牧草。服务宗旨是:信誉第一,质量第一,服务第一。在牧草种植推广事业中,团结协作,比质量、比服务、比信誉,累计引导种植、养殖户发展各 种优质牧草10万亩。创造出显著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。 单位;
曹县草业科技研究中心 地
址:曹县珠江东路灯塔西150米路南 全国免费电话;400-0530- 655
|
|
中国牧草网 土元养殖网 总经理:吴跃停 手机:13953011029 (微信同号) 地址:山东省荷泽市曹县珠江东路灯塔西150米路南 座机: 0530-3229565 传真:0530-3224932 ©2018 曹县草业科技研究中心 |
牧
草之王-----紫花苜蓿 苜蓿以“”著称,不仅产草量高,而且草质 优良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粗蛋白质,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、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,动物必须的氨基酸含量高等。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- 25%,相当于豆饼的一半,比玉米高1-1.5倍,赖氨酸含量达1.06-1.38%,比玉米高4-5倍。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1979年采样分析,开花 期鲜干物质中粗蛋白质18.6%,粗脂肪2.4%,粗纤维35.7%,无氮浸出物34.4%,粗灰分8.9%,其中钙1.09%,磷0.37%。苜蓿适口 性好,各种畜禽均喜采食。幼嫩的苜蓿饲喂猪、禽、兔和草食性鱼类良好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,鲜草或青贮饲喂奶牛可增加产奶量。无论是青饲、青贮或晒干 草都是优质饲草。利用苜蓿调制干草粉,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、禽、兔、鱼的全价配合饲料均有很高利用价值,可直接放牧。 苜蓿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年的历史,广泛
分布于西北、华北、东北地区、江淮地区喜温暖半干旱气候,日均温度15-20℃适生长。华北地区
季节4-7月份,高温高湿对苜蓿生长不利,抗寒性强,能耐-20--30℃的低温。由于根系入土深,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强,对土壤要求不
严格,沙土、粘土均可生长。但以深厚疏松,富含钙质的土壤为适宜。一年四季均可播种,在春季墒情好,风沙危害少地区可春播,春季干旱晚霜较迟、风沙多地区
可在雨季夏播。在华北地区每年刈割4次。一般亩产草6000-8000千克,高者可达10000千克以上。我中心常年供应良种, |
苜蓿草,主要用高产奶牛,Erdos 特拉奇旗正实生态农业集团
马宏伟....发展牧草罐头, 一头奶牛需干草7亩地,Day ...28kg, with 苜蓿草 6kg /day, Milk增至 30kg, 干草use 5亩地 牧草罐头 = 青贮裹包, 650kg/Bale, 9-Laying wrap,, 苜蓿草茬: 28 days, 5-30, 6-27, 8-15 奶牛: 高产牛, 青年牛, 后备牛 水55% 干45%, 蛋白质 20%, RFV... 150%, net $2300/ton |
|
![]() |
|
![]() |
|
![]() |